今天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正文

淬炼与成长: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三部曲”

稿件来源:平罗纪委监委网 作者:黑梅花 发布时间: 2025-11-11 08:41:00     字体: [] [ ] [ ]
2025-11-11 08:41:00

  时光荏苒,自踏入纪检监察机关的那天起,我便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回首来时路,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坚定,是一段在淬炼中不断成长的难忘历程。这段经历,如同一部雄浑的交响乐,奏响了忠诚、担当与进步的“三部曲”。

  第一部:初心启航,在纪律部队熔铸政治品格。还记得初到县纪委监委报到时,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氛围,感受到的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新兵”,我起初被分配至纪检监察室,这并非简单的岗位安排,更是一种深刻的塑造与熔炼。一是养成了“铁杵磨针”的细致与耐心, 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容不得半点马虎。从学习最基本的公文格式、归档要求,到参与简单的线索分类、资料核对,我经历了无数次“返工”与“打磨”。同事们对每一份报告中的一个措辞、一个标点的反复推敲,让我深刻理解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真谛。二是提升了“拨云见日”的政治素养,纪委监委是政治机关,一切工作都必须首先从政治上看。通过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参与政治监督具体实践,我逐渐学会了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清本质,从具体业务工作中发现政治端倪。处理一条线索,不仅要看其违纪违法事实,更要分析其可能对政治生态造成的破坏;查办一个案件,不仅要依规依纪依法,更要追求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种政治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建立,是我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第二部:实践砺剑,在多岗锻炼中淬炼过硬本领。如果说最初的岗位是“塑形”,那么随后的多岗位锻炼则是“淬火”。单位有计划地安排轮岗交流,让我在不同岗位上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起点在“办案一线”,从“幕后”到“台前”, 我的第一个实战岗位是办案科室的内勤,这个看似“打杂”的岗位,实则是办案工作的“中枢神经”。它要求我不仅要熟悉整个办案流程,还要具备极强的统筹协调能力:管理海量文书材料、保障后勤、对接各方……这段经历让我对办案工作的全局性、复杂性有了最直观的认识。随后,我开始“着手办案”,从协助谈话、外调取证做起。第一次参与谈话前的紧张筹备,第一次成功提取关键证据后的喜悦,都历历在目。在参与专案办理的过程中,我与前辈们并肩作战,深刻体会到了纪检监察工作的艰辛与智慧。2024年,我从业务科室轮岗至案件监督管理室,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案管室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数据库”和“指挥调度中心”,在案管室,我的视角从单个案件的查办,转向了对所有问题线索和案件的全程动态监管、分析研判和组织协调,我需要精准统计各类数据,及时发现办案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这份工作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宏观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从“冲锋陷阵”到“运筹帷幄”,我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三部:赋能添翼,在充电学习中实现自我。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对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如同及时雨,为我们这些“新进者”和“成长者”持续赋能。一是筑牢了“法治根基”,单位定期组织的“我的业务我来讲”,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授课,内容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与业务密切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通过系统学习,我不仅熟悉了条款,更深刻理解了立法精神和法治原则,确保了在日后工作中既能精准执纪执法,又能保障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二是提升了“综合素养”,培训内容不局限于业务,公文写作培训提升了我们总结提炼、以文辅政的能力;信息化应用培训让我们熟练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心理调适课程帮助我们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健康心态。这些综合素养的提升,让我们逐渐成长为既懂业务,又善管理、会协调的复合型人才。

  回首望去,从初入队伍的稚嫩,到多岗位历练的从容,再到持续学习后的自信,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实践的磨砺和时代的召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将始终铭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把对党的忠诚、对纪律的敬畏、对事业的热爱,熔铸于未来的每一天。

【编辑】:黑梅花
【来源】:平罗纪委监委网
>>><<<